close
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這個過程, 總是努力地想著 我想要變成甚麼樣的人,
比較激昂的 比較不顧後果的 跳躍而專心的,
但是三十歲以後, 想法不知不覺地就變成了 我想要甚麼樣的生活.
比較平緩的 安靜的 深沈而顧大局性的,
有點像衝撞奔跑久了的野獸, 總是得找片林蔭蹲下來想一想 舔一舔傷口那樣.
(這麼說來, 人生還真像交響曲呀, 所以再來我將會邁入輕鬆詼諧的第三樂章嗎?)

在這個過程中, 自我理想和對生活形態的追求, 有點像翹翹板般地擺不平,
一會兒擔心為了後者而將前者過度微小化, 太沒有志氣,
ㄧ會兒又擔心為了前者而犧牲後者, 太委屈短暫的人生.
於是就擺來擺去地找著那個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平衡點.

我希望的生活形態, 是可以住在大城市的,
從小生長的環境, 讓我對城市的方便 多元 活力, 還是有著像對故鄉般的依戀,
走在都市叢林裡帶給我的平靜, 是遠大於田野的,
(我可能就是那種會被心理學實驗踢出數據的outlier 怪咖),
加上jamie對城市的強烈偏好, 讓我幾乎無法說服自己,
我們會在非大都市的環境裡找到平和快樂.
然後當然我也是打著如意算盤想說, 如果住大城市,
就能藉觀光名勝的號招力, 吸引朋友前來拜訪呀 ^O^
第二個希望, 就是住在有直飛台北的地方,
有一天我會老 我的家人也會老,
飛14個小時可以到達, 和飛20+小時才能到達,
時間上的差距可能還可以忽略 (反正都是很久),
但是膝蓋的折磨和體力的負荷, 可能就是影響要不要飛這一趟旅程的關鍵了,
更何況我還幻想著, 有直飛的飛機的話,
我應該會比較放心把小孩丟到飛機上 讓他們自己飛跨太平洋.
第三個希望, 就是可以找到一個能長期回台灣的工作模式,
總得說家人 大多數朋友都在台灣,
美國雖然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寬廣的世界,
總還是覺得, 台灣緊密的人際網絡,
對長期心理的健康是比較好的.

既然這麼多希望, 都是環繞著台北良深打造的, 那為甚麼不乾脆搬回台北咧?
我心中完美的大都市, 根本不用直飛, 直接在台北長期工作, 所有願望一次完成!
其實我也是想過這個問題的,
但總覺得我還是有著某種自我理想沒有實現,
以我的背景來說, 美國職場的大環境還是比較多元, 職業上的可能性也比較寬廣,
同樣地, Jamie的背景在美國很容易找到投合的工作,
要一下子就義無返顧地回台灣, 也是會有著猶豫.
這般'地裡環境'的抉擇, 就是我說的第一個自我理想和生活形態的抵觸了,
台北的生活形態基本上是完美的, 但是職業志向上的選擇就得有些妥協,
美國的生活形態基本上比較孤立, 但是職業選擇上又有比較大的空間,
如果還要牽扯到, 美國的哪個城市, 那又是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了...

第二個自我理想與生活形態的抵觸, 比較像是'職業規劃'的層次,
具體說, 是對於研究生涯是不是能讓滿足我那三個對生活的希望的質疑.
我覺得我是喜歡研究的, 喜歡過程中絞盡腦汁的感覺, 也喜歡解答一個未知問題時的刺激,
投入時那種心神合一 呼吸的空氣 洗澡的水 都格外純粹和充滿提示的感覺, 真的很另人著迷.
但是做為一個研究者, 我不夠有紀律 不夠有策略性,
當然也可能是我對研究的熱誠沒有強烈到讓我有紀律 有策略地去經營一切,
於是我終究不會是個耀眼的明星,
如果不變成耀眼的明星, 我是幾乎不可能在大城市 有直飛台北的地方, 找到教職的.
所以我開始在想, 如果不走學術界,
那有甚麼職業, 是能滿足我那三個生活形態的希望, 又能讓我發揮所長的呢?
目前的想法都非常的粗略, 但是我想我應該試著嘗試一些非學術界的可能性,
或許我會喜歡, 或許我會討厭, 但是不試試怎麽會有答案呢?
但是同時我也明白, 學術界的中斷是大忌, 離開了會很難回頭,
於是就像離開舊情人那樣, 心中總是有著很多五位雜陳,
只能正面地告訴自己, 大城市裡的公司職位, 總是比大城市裡的教職開缺多呀,
而且我也不再年輕, 是該開始偏重生活形態, 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了!

雖然有時候也是會偷偷翻頁到人生交響樂的第四樂章,
覺得一切都將急速殞落 生活的煩惱 珍藏的回憶 終歸塵土,
那幹嘛要努力勒? 過得爽快 舒服 不是比較重要?
不過話好像也不是這麼說, 還是要好好經營一下現在所處的第二樂章,
才會轉折進輕快悠閒的第三樂章呀, 所以還是要對抗一下心理的小惡魔,
寫一下自己的三個希望和兩個猶豫, 藉此勉勵自己積極向上!!! 不要變成懶惰豬!!!
(啊 勵志書籍不是都說把願望寫出來是第一步...這樣寫了...應該會有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